什么是led藍光?
就是發藍光的發光二極管用在很多地方啊手機啊家用電器、電話機、儀表板照明、汽車防霧燈、交通信號燈等等都是因為節能壽命長亮度高這些年很受重視發光二極管主要由PN結芯片、電極和光學系統組成。其發光過程包括三部分:正向偏壓下的載流子注入、復合輻射和光能傳輸。微小的半導體晶片被封裝在潔凈的環氧樹脂物中,當電子經過該晶片時,帶負電的電子移動到帶正電的空穴區域并與之復合,電子和空穴消失的同時產生光子。電子和空穴之間的能量(帶隙)越大,產生的光子的能量就越高。光子的能量反過來與光的顏色對應,可見光的頻譜范圍內,藍色光、紫色光攜帶的能量最多,桔色光、紅色光攜帶的能量最少。由于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帶隙,從而能夠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藍光的危害
據CVRL色彩和視覺的數據庫的數據顯示,光波測量長度約為400nm到470nm的光被認為是藍色光。 在可見光波段與藍色光譜相鄰的為紫外線波段(UV)光。 紫外線波段位于短波段,它通常被分為所謂的紫外線三波長,紫外線A- B和UV - C波段。 短波紫外線(100nm的- 290nm)對眼睛和皮膚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因為是短波,他們是由大氣過濾后才到達眼睛。 紫外線A(波長320nm - 400nm)和紫外線B(290nm - 320nm的)是破壞性的物質,對眼睛和皮膚危害極大。視覺需要光線。隨著人們年紀的增加,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會累積代謝廢物褐脂質,這些物質使人們的視網膜對慢性光特別敏感,這樣當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吸收藍光后,藍光會與含有脂褐質的 A2E 分子反應引發自由基形成。而這些自由基會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衰亡,當細胞衰亡就無法供給感光細胞足夠養分進而造成視力受損,也就是所稱的「黃斑部病變」。,雖然藍光會危害視網膜黃斑部,但人類天然水晶體是可以過濾藍光,但是對於白內障患者在進行水晶體置換手術后,所置換之人工水晶體若無法擋藍光,極可能因藍光而危害到視網膜黃斑部產生病變。如果藍光帶激光性質,其對眼部的影響成幾何倍數增長,距離近、光線長、觀看時間均是重要影響因素。
LED藍光溢出可能對視網膜造成損害,甚至是失明。被稱為第四代光源的LED燈真的不安全嗎?“LED藍光危害”因西安嬰兒浴霸致失明一事而轟動一時,在本次論壇上,就“照明安全”主題各與會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目前標準的限值是基于成人和實驗數據提出的,未考慮到某些特殊人群,例如嬰幼兒可能會長時間直視光源,從而造成對視網膜的傷害。”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孫興懷指出,眼睛嬌嫩的兒童、老人以及有眼疾的消費者要注意藍光危害,這類特殊人群應使用零類產品。
專家紛紛建議,研究建立半導體照明標準體系,逐步更新產品檢測標準、安全標準、性能標準和能效標準等,從產品應用著手,逐步向產業鏈上游推進。
事實上,包括自然光在內的所有照明光源都含有藍光成分,而LED光源中,由于大多數光源發出的白光是通過藍光LED芯片加上黃色熒光粉混合而成的,其藍光能量的比例高于其他。通過開發低色溫的產品,加強二次配光可以顯著降低其危害。目前當務之急便是制定國家層面的強制標準。